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检测项目 > 其他
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试剂盒(IFCC法)检测

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试剂盒(IFCC法)检测

发布时间:2025-04-27 20:34:45

中析研究所涉及专项的性能实验室,在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试剂盒(IFCC法)检测服务领域已有多年经验,可出具CMA和CNAS资质,拥有规范的工程师团队。中析研究所始终以科学研究为主,以客户为中心,在严格的程序下开展检测分析工作,为客户提供检测、分析、还原等一站式服务,检测报告可通过一键扫描查询真伪。

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试剂盒(IFCC法)的临床意义与应用

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(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, AST)是临床生化检测中的一项重要指标,广泛用于肝脏疾病、心肌损伤和肌肉病变的诊断与监测。AST主要分布于心肌、肝脏、骨骼肌等组织,当细胞受损时,酶会释放入血,导致血清中AST活性升高。近年来,国际临床化学联合会(IFCC)推荐的标准化检测方法因其高灵敏度和准确性,成为实验室检测AST的首选方案。基于IFCC法开发的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试剂盒,通过标准化的反应体系与检测流程,为临床提供了可靠的检测结果,显著提升了疾病诊断的效率和准确性。

检测项目:AST活性测定

本试剂盒主要用于测定血清或血浆中AST的酶活性,单位以U/L表示。检测项目涵盖以下临床需求:
1. 肝脏疾病评估:如病毒性肝炎、肝硬化、药物性肝损伤等;
2. 心肌梗死辅助诊断:AST与肌酸激酶(CK)、乳酸脱氢酶(LDH)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特异性;
3. 肌肉损伤监测:如横纹肌溶解症或多发性肌炎;
4. 治疗疗效跟踪:动态监测AST水平变化以评估治疗方案效果。

检测方法:IFCC法原理与流程

IFCC法采用连续监测法(速率法),基于酶促反应动力学原理:
- 反应体系:以L-天门冬氨酸和α-酮戊二酸为底物,在AST催化下生成草酰乙酸和L-谷氨酸;
- 偶联反应:草酰乙酸在苹果酸脱氢酶(MDH)作用下转化为苹果酸,同时NADH被氧化为NAD+;
- 吸光度测定:在340nm波长下监测NADH的消耗速率,通过吸光度变化计算AST活性。
检测流程包括样本预处理(37℃恒温)、试剂与样本按比例混合、实时监测反应曲线,并由仪器自动计算结果。

检测标准与质量控制

IFCC法严格遵循国际标准化要求:
1. 反应条件:温度37℃±0.1℃,pH 7.8±0.1,底物浓度符合IFCC推荐值;
2. 校准品:使用可溯源的AST校准液,定期进行仪器校准;
3. 干扰控制:试剂含抗干扰成分(如抗坏血酸氧化酶),可消除胆红素、溶血、乳糜的血浆干扰;
4. 质控规则:采用Westgard多规则质控体系,每日运行高、低值质控品,确保批内CV≤3%,批间CV≤5%。

临床参考范围与结果解读

正常成人AST活性参考区间通常为5-40 U/L(37℃条件下)。异常升高需结合ALT(丙氨酸氨基转移酶)比值及临床表现综合分析:
- AST/ALT>2:提示酒精性肝病或肝硬化;
- AST/ALT<1:常见于急性病毒性肝炎;
- 显著升高(>10倍上限):需警惕急性肝坏死或心肌梗死。

检测资质
CMA认证

CMA认证

CNAS认证

CNAS认证

合作客户
长安大学
中科院
北京航空航天
合作客户
合作客户
合作客户
合作客户
合作客户
合作客户
合作客户
合作客户
合作客户